实探中国最大沙漠治沙新模式,万亩流动沙丘变身“蓝板绿洲”
9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时有沙尘在空中飞扬。但在这片沙漠地区长大的热伊汗古丽·图逊尼亚孜已经感觉到沙尘的变化。她说,与现在相比,以前这里风沙更大,站一会儿身上就全是沙子。
9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时有沙尘在空中飞扬。但在这片沙漠地区长大的热伊汗古丽·图逊尼亚孜已经感觉到沙尘的变化。她说,与现在相比,以前这里风沙更大,站一会儿身上就全是沙子。
漫步在敦煌的大街小巷,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,目光所及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。近年来,敦煌市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“五大战略”首位,大力实施“生态立市”战略,全方位、深层次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,致力于为市民和游客营造更为宜居宜游的绿色生态环境。
这些治沙的藻类可不一般,像具鞘微鞘藻、念珠藻这类,天生就耐得住干旱。它们能吐出一种叫多糖类胞外聚合物的东西,把零散的沙粒黏成一层1到5毫米厚的皮,这就是生物结皮。有了这层皮,沙子抗风刮的能力比光着身子时强十倍还多。它们还会光合作用,一公顷地一年能固定0.5到2
从高处远眺,连绵起伏的沙丘上,运输车辆穿梭往返,工人们拉线定位、栽植沙障,最终形成的菱形网格在沙漠中蔓延开来,像给流动沙丘披上了“绿铠甲”。经过一个月奋战,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黑赖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第一部分固沙工程在5月底完工。